星闻热点 治痛风,中医有“四大天王”!学会这4个经典中医方,碰见什么类型的痛风都不怕!

健康星闻网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健康星闻网 > 明星健康 > 星闻热点 治痛风,中医有“四大天王”!学会这4个经典中医方,碰见什么类型的痛风都不怕!
星闻热点 治痛风,中医有“四大天王”!学会这4个经典中医方,碰见什么类型的痛风都不怕!
发布日期:2025-04-10 18:26    点击次数:78

痛风,以前被中医称为“痹症”、“历节病”、“白虎历节”等等。

而中医分型,一般是根据其病机病因来划分:常见的有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

今天老杜就给大家列举4种较为常见的证型,以及其应对思路和经典方剂。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365建站

图片

湿热痹阻证(急性期)

表现:关节红肿热痛、拒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四妙散加减。

寒湿痹阻证(急性期偏寒)

表现:关节冷痛肿胀,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主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寒湿化热者)。

痰瘀互结证(慢性/间歇期)

表现:关节刺痛变形,皮下结节,舌紫暗,脉弦涩。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止痛。

主方:身痛逐瘀汤加减、桃红饮加减。

肝肾两虚证(慢性/缓解期)

表现:关节隐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祛风通络。

主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结合临床经验来看,痛风急性发作期,一般以湿热、寒湿为主,慢性期多属痰瘀、虚损。所以急性应以祛邪(清热、散寒、利湿)为主,进入慢性期、缓解期则需扶正(补肝肾、健脾胃)与祛邪(化痰瘀)结合。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可以参考的方剂其实也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只是作为典型来举例。

图片

患者张某男,40岁,肥胖体质,长期饮酒,痛风病史5年。主诉:

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4天,血尿酸640μmol/L,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急性期(湿热痹阻证)

辨证要点:关节红肿灼痛、口干苦、二便异常,属湿热毒邪壅盛。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加减石膏30g(先煎)、知母15g、桂枝10g、黄柏12g、苍术15g、薏苡仁30g、牛膝15g、土茯苓30g、忍冬藤20g、赤芍12g、甘草6g。

365站群VIP

7日内红肿消退,尿酸降至520μmol/L。

缓解期(痰瘀互结证)

辨证要点:关节僵硬、皮下结节初现,舌暗瘀斑,脉弦涩。治法:化痰祛瘀,软坚健脾。方药: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五灵脂10g(包煎)、地龙15g、陈皮10g、法半夏12g、茯苓20g、浙贝母15g、牡蛎30g、白术15g、甘草6g。

4周后尿酸稳定于480μmol/L。皮下硬结软化。

慢性期(肝肾两虚证)

辨证要点:关节隐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祛风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独活15g、桑寄生30g、杜仲15g、牛膝15g、熟地黄20g、山茱萸12g、山药15g、防风10g、秦艽12g、土茯苓30g、泽泻10g、丹参15g。

3个月后尿酸稳定<370μmol/L,随访1年未复发。

注意:以上仅为方剂思路分享,并不构成任何用药指导。非专业人士,如需治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新闻聚焦 中医治疗胸痹医案1首,丹莱虎山泽葛汤【仅供参考】
下一篇:健康资讯 【经方诊疗团】辨体质巧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wered by 健康星闻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