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氹仔,南海之滨。一抹“协和绿”悠然绽放,静静守护着生命健康。
路氹城,位于澳门特区氹仔与路环之间填海造地而成的离岛区域,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座占地面积约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852张、手术室26间,设施领先、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新医院,包含综合医院大楼、辅助设施大楼、中央化验大楼、综合服务行政大楼、员工宿舍大楼等在内的澳门最大的医学建筑群,在这里拔地而起,并于2024年9月16日起投入正式运营。这就是澳门特区政府兴建的首家大型公立综合医院——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是澳门标志性的民生工程。
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港澳办和澳门中联办等的指导下,北京协和医院自2020年起受邀作为合作伙伴,与特区政府共同运营管理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支持澳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五年来,医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定履行公立医院国家队责任担当,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施政方针,举全院之力输出百年协和的品牌、人才和管理经验,把脉发展策略、派驻精兵强将、培养本地人才,助力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一步步从蓝图走向实景。
澳门医疗服务跃上新台阶
走进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门诊大厅宽敞明亮,就诊区、等候区划分明确,就医标识一目了然,许多患者在有序候诊。
自2023年12月20日试营运以来,医院各项医疗服务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有25个专科可接收特区政府卫生局转介的患者,19个非转介的收费专科门诊开放了线上预约,接诊数量逾1400人次;开展超声、CT、MR、骨密度等检查逾1700人次;肿瘤治疗模拟定位及放射治疗100余人次。2024年10月份开放了日间诊疗中心胃肠镜检查服务;11月开放了国际医疗中心医疗美容和疫苗接种服务;依托北京协和医院综合医疗实力,疑难病例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超声等医疗服务相继开展。此外,住院服务、血透中心、辅助生殖中心等医疗服务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中。未来,医院将拥有澳门最大的核医学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和移植中心,规划床位852张、手术室26间。不断“扩容”的服务项目,正是北京协和医院全力支持澳门医疗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医院加速器治疗室内,医务人员正在用全球最新的人工智能放射治疗系统为一位前列腺癌患者开展自适应放射治疗。该系统可根据肿瘤患者每次放疗过程中肿瘤位置、大小的变化实时调整方案,更精准地照射肿瘤,同时更好地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副作用,实现治疗“精准化”“个体化”。
站群论坛“目前我们已经为部分前列腺癌、乳腺癌及直肠癌患者开展了放射治疗服务。有的患者一开始是因为协和广泛的影响力慕名而来,随着治疗的推进、亲身的感受,从患者到澳门医疗同行均对治疗效果有了更多认可,这也给予我们很大信心”,放疗科沈捷副主任医师表示。
▲2024年9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系主任张福泉、 放射治疗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 胡克、首席物理师邱杰与科室驻澳专家及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全体同事合影
为打造国际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在新老主任的支持下,先后派出多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物理师和治疗师驻澳工作。“下一步,科室还将按需派出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京澳两院区之间的技术沟通与学术交流”,张福泉教授表示。
过去五年,根据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的学科布局,北京协和医院累计派出来自37个科(处)室的54名专家驻澳工作,全院赴澳达到339人次,此刻,70名协和长驻专家正在澳门交接,准备开启下一程接力。在京澳两地专家心手相连的努力中,新医院从规划一步步变为实景。
▲协和驻澳专家研讨工作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是百年协和的传统和优势,如今这一模式在澳门落地生花。2024年12月3日,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首次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此次MDT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内科部主任戴毅发起,来自风湿免疫科、心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影像科、营养科等8个科室的专家汇聚一堂,针对一位近百岁老人在家中跌倒后引发的多处不适提供评估意见,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多科专家围着一位病人转”的诊疗模式,让患者及家属对百年协和所传递的医学温度感受更为真切。
▲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首次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医院来自内地与澳门的护理人员还联手编写了普通话、粤语、英语三种语言版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常用对话》手册,供大家时时“学习”。跨越了语言的藩篱,医患间沟通更为顺畅,心与心的距离又近了几分。
“百年协和,一切为民”,是誓言,更是行动。
作为“一国两制”下澳门特区与内地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开创了内地与澳门合作办医的先例。在祖国南海之滨这片“莲花宝地”上,协和人将以向新而生、向高而行、向强而进的昂扬姿态,不断提高疑难重症及专科诊治水平,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助力“大病不出澳”目标的实现。
探索澳门大健康产业发展新路径
为支持澳门特区政府“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国家层面出台了便民利企的优惠政策,开放医疗签注,吸引内地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高端客户赴澳旅游医疗。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在建设之初就已布局了设施一流、理念一流的国际医疗部、健康医学中心,助力澳门大健康产业长远发展。北京协和医院顶尖专家的入驻使内地患者跟随而来。
感染内科王焕玲主任医师在澳门见到了自己的一位老患者,他曾在两年多前出现了较为复杂罕见的真菌感染、侵犯至颅内,做过三次手术。“我们之前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复诊,关注到这里开业了,就直奔澳门,挂了国际医疗部的号”,患者女儿表示,感谢协和专家的悉心诊治,目前父亲病情稳定,状况正在好转中。
▲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国际医疗部
2024年10月31日上午11时,在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青与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外科部主任宋锴澄的协作下,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首例全麻下消化内镜检查顺利进行,这也标志着该院日间住院服务的正式启动。
在这家新医院,全球领先设备的应用让医护人员如虎添翼——
“我们配置的是该领域最新型号的消化内镜主机以及各种不同类别的内镜,可以满足不同人群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需要。其中,结肠镜还具有人工智能辅助功能,可以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和癌前息肉的灵敏度”,李晓青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团队为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澳门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得以搭建起医学科研成果加速转化的平台,最新的药物、技术、设备有机会投入临床“先行先试”,在这片热土上,更多生命希望的种子正在萌发。
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还申请了药品持牌人的资质,相当于特许了新医院直接作为一个药品进出口代理机构,这对许多疑难病、罕见病和肿瘤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共绘健康澳门新篇章
“澳门—北京远程超声V1.0版本,虽然只有一个40多寸的屏幕、一台小电脑、两张桌子和四个人,但是我们开启了一个小窗口。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共进步。”
2024年12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首场连线北京本部的超声远程病例讨论圆满收官后,活动发起者、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青开心地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留言。
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如何推动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澳门医学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协和人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联动,着力与澳门同道并肩前行。
2024年6月,5名来自澳门的学员分别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核医学科、放射科、骨科、肾内科完成了为期一年的“专科医生岗前培训”,顺利通过结业考核。“澳门人口较少,有些病例在澳门很少见到,培训确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回想在北京协和医院学习的时光,学员古少君感触很深。
▲来自澳门的学员(右)在北京协和医院学习
此外,负责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教学科研工作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冷晓梅表示,医院已成功申请成为可持续专业发展(CPD)培训机构,为后续住院医师招募及培养打下了基础。同时,医院也顺利开通了澳门科技发展基金的申请入口,为未来医学研究的开展开辟了通路。
“借鉴协和护理经验,融合澳门当地护理工作,我们编制了《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护理工作手册(试运行版)》,明确岗位职责,实现标准化工作指引,也对新聘护理人员开展了强化护理专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负责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护理相关工作的副院级人员沈宁表示。
2024年8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与澳门大学签署联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生物医学、临床医学、疑难重症、中医药及大健康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共同培养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2024年9月13日至15日开业仪式之际,首届澳门协和学术周举办,来自国内多所著名院校的院士、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内外医学领军人才、知名专家及业界代表等191人聚焦学术前沿、分享新锐观点、赋能医学发展,吸引了近2000名同道参会。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医院将协和品牌与澳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紧密结合,努力增进与国际的医学交流合作,向建设“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医学中心”迈进。
筹开综合病房、逐步开展手术、推进制度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助力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着眼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的未来,要做的、想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站在新起点,整装再出发。北京协和医院将继续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以“协和标准”推动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以高品质服务为每一位澳门居民和来澳旅客的健康保驾护航,以国际化视野助力澳门多元化大健康产业新格局的构建,全力书写“一国两制”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国家、特区政府和澳门居民打造一张享誉国际的“金名片”,让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成为祖国和人民心中永远的骄“澳”!
▲2024年12月19日,北京协和医院援澳专家团队合影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兴毅 通讯员严晓博、王敬霞、傅谭娉、段文利 图片由北京协和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