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 多形性腺瘤
· 又称混合瘤,是涎腺最多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涎腺良性肿瘤的60%,大小涎腺均可发生,其中又以腮腺发生最多。
· 不规则结节状,剖面实性,灰白或黄色,可有腔形成,囊腔内有透明黏液,有时可见浅蓝透明的软骨样区域肿瘤有包膜,但厚薄不一,瘤细胞可突入包膜内,易种植、复发。
图片
· 瘤细胞形态多样,组织结构复杂。主要由以下四种结构:有矮柱状或立方状腺上皮构成的双层腺管样结构,内层由腺上皮围绕,外层由肌上皮细胞组成;肿瘤有时以肿瘤性肌上皮成分为主,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可呈浆细胞样细胞、梭形细胞、透明肌上皮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四种形态;黏液样或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组织的细胞呈星形或梭形,疏松排列,PAS弱阳性,软骨样组织类似透明软骨,软骨样细胞大小不一,胞质呈空泡状,可位于软骨样陷窝中,Mallory染色呈蓝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 肌上皮瘤
· 40%患者发生于腮腺小涎腺,以腭腺最多见,在口腔其他软组织,如舌背黏膜也有发生的报道
· 肿瘤呈圆形或结节状,可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剖面实性,灰白或黄褐色,有时可见半透明胶冻样物。
· 根据肿瘤细胞形态不同,该瘤可分三型:
①浆细胞样肌上皮瘤:瘤细胞胞体宽大,镶嵌排列,浆红染,核圆形多偏位,细胞间常有黏液样物质;
图片

②透明细胞肌上皮瘤:瘤细胞圆形或多边形、胞界不清,胞质透明、核圆形可见小核仁;
图片
③梭形细胞肌上皮瘤:瘤细胞长梭形,呈束状编织排列,易与纤维瘤、平滑肌瘤和神经纤维瘤混淆,在浆细胞样肌上皮瘤和透明细胞肌上皮瘤中,瘤细胞多被纤维性间质分割成不规则小叶。
图片
· S-100蛋白、actin、myosin和GFAP均显示阳性,电镜下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微丝,借此可与其他肿瘤鉴别
· 基底细胞腺瘤
· 75%以上发生于腮腺,而且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1:2。
· 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剖面实性、均质,灰白或黄褐色,部分肿瘤可呈囊性
· 肿瘤由立方或矮柱状基底样细胞构成,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深染,可见核仁,根据瘤细胞的排列不同,可分为实性型、小梁型、管状型和膜性型四种。
(1)实性型:由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形态不同的片状或岛状结构,外围细胞为立方或柱状,呈栅栏状排列。肿瘤细胞岛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束分隔。
图片
(2)小梁型:以肿瘤细胞排列成小梁或条索状结构为特征。肿瘤间质为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和细胞。
图片
图片
(3)膜性型:其实是实性型的一种特殊类型,此型的特点是细胞团周围有增厚的基底膜样物,呈均质玻璃样均质带状,也可位于细胞之间或间质中的毛细血管周围。此膜样带呈PAS染色阳性。患者可有家族史,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管状型:是以导管结构为特征,由双层立方或柱状细胞排列成管状结构,管腔大小不等,有时可见扩张呈囊状。肿瘤间质的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
少数基底细胞腺瘤中可部分或完全为筛孔状结构,与腺样囊性癌的腺样型很相似,但包膜完整,有人称之为腺样囊性型,在大量的假囊中常含有奥新兰阳性物质。
图片
鉴别诊断
· (1)与多形性腺瘤的区别:多形性腺瘤组织形态具有多样性,有上皮组织、黏液及软骨区域,肿瘤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而基底细胞腺瘤细胞一致,形态单一,肿瘤实质与间质之间有基底膜相隔,分界清楚。
(2)实性型基底细胞腺瘤与实性型腺样囊性癌的鉴别:后者无包膜,有向间质和神经周围浸润生长特性,实性的瘤细胞团块内常有灶片状坏死,如有小囊,囊腔多规则呈圆形,囊腔周围无基底膜,而腔内有黏液。前者肿瘤有包膜,不浸润间质和神经,在实性细胞团块内的小囊腔形状不规则也可呈裂隙状,囊腔周边有基底膜,腔内有血管和胶原存在
站群论坛· 嗜酸性腺瘤
· 涎腺中少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以老年女性多见,生长缓慢。
· 肿瘤为圆形或卵圆形,有包膜,剖面实性,淡黄色或褐色。
· 瘤细胞大,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充满嗜酸性红染颗粒,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深染。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或小梁状,有时可见微囊或腺管状结构。
图片
· Warthin瘤
· 又称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腺淋巴瘤、淋巴囊腺瘤。好发于大涎腺,以腮腺为主,其次为颌下腺,可同时双侧发生,以中老年男性多发,可能与吸烟有关。
·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界限清楚,剖面部分为囊性,常为多囊状,有乳头突人腔中,腔内充有黏液或红染物质,并有胆固醇结晶析出。
· 肿瘤由腺上皮及淋巴样间质构成,假复层柱状上皮围成不规则的腺管及囊腔,上皮细胞的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电镜证实为线粒体。上皮下间质中充满密集淋巴细胞,并有淋巴滤泡形成。在淋巴细胞中主要为B细胞,但也有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细胞。
图片
图片
· 其他
· 如小管状腺瘤、皮脂腺腺瘤、皮脂腺淋巴腺瘤、导管乳头状瘤、囊腺瘤等
参考文献:
1.刘彤华诊断病理学/刘彤华主编.-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部分图片来源病理小画册007,见水印
3.斯滕伯格诊断外科病理学:第6版/(美)斯泰西·E.米尔斯( Stacey E.Mills ),(美)乔尔·K.格林森( JoelK.Greenson ),(美)杰森·L.霍尼克( Jason L.Hornick )原著;回允中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