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方剂学习 | 《杏苏散》,杏苏散与参苏饮比较
俗话说,“医生怕治咳”,咳嗽被认为是常见却不好治的病之一,“男女不分、老少咸宜”,很多患者感冒后遗留咽痒咳嗽,久咳不止,非常顽固。有些患者甚至久咳成习惯,干脆放弃治疗。这周我们来学习一个治疗咽痒咳嗽的好方子——杏苏散。
杏苏散出自《温病条辨》,吴鞠通(名瑭)曰:“杏苏散乃时人统治四时伤风咳嗽之方”,说明杏苏散的创制者另有其人,并且是吴瑭同时代或前代医家的一首常用方。清代能得到大家公认的,《医宗金鉴》58卷载有杏苏饮方,其由苏叶、枳壳、桔梗、葛根、前胡、陈皮、甘草、姜半夏、杏仁、茯苓组成生姜为引,水煎服。主治风寒客肺作喘等。对照二方见,杏苏散相当于杏苏饮去葛根,加大枣。据此可以认为吴瑭所言的当时流行的杏苏散,即是《医宗金鉴》杏苏饮。由于杏苏饮苦辛温润,外可解散风寒,内能宣肺化痰,因此吴瑭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旨,对于次寒的凉燥外袭,肺有停饮的病证,用杏苏饮稍作加减,化裁而为杏苏散以治之。图片
杏苏散组方:苏叶10g、半夏10g、茯苓10g、前胡10g、桔梗10g、枳壳6g、甘草5g、生姜10g、大枣3枚、橘皮6g、杏仁10g(原方未著用量)
站群论坛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主治:外感凉燥证。辩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而干,苔白,脉弦。【原书记载】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温病条辨·卷一》)图片
方剂解读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方剂速记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甘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理肺化痰咳自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